1、成语"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": 原指众口所责,虽坚如铁石之物,亦告熔化;毁谤不止,令人难以生存,而遭毁灭。
(相关资料图)
2、 后喻舆论作用极大,众口一词,积非成是;流言可畏,能颠倒是非,置人于死地。
3、 语见《史记·卷七十·张仪列传·第十》:“臣闻之,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‘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’,故愿大王审定计议,且赐骸骨辟魏。
4、” 《史记·卷八十三·鲁仲连邹阳列传·第二十三》:“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,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。
5、夫以孔、墨之辩,不能自免於谗谀,而二国以危,何则?‘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’也。
6、” 张仪言于魏王曰:“臣闻羽毛量多,其重可使舟沉。
7、物轻量大,亦可使轴断。
8、众口一词,虽金石亦可熔化;多人毁谤,纵骨肉亦遭毁灭。
9、故望大王慎定策略,且允吾归,助魏与秦善。
10、”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